自从假期在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中餐学院美食培训班学习之后,对菜肴烹饪技艺自觉良好,有一种想展示一番的冲动。
去婆婆家,在院里围着那些绿油油的蔬菜看上半天。我扒拉着藤蔓,摘下一个正值妙龄的小黄瓜,“咔嚓”一口,脆爽鲜美。又在万绿丛中发现一个红彤彤的西红柿,伸长胳膊手到擒来,立马入口,酸酸甜甜。我有多久没有亲手从鲜活的植株上摘下一个瓜果了啊!
到了饭点,婆婆在院子里摘了些菜,薅了把小葱,转身回屋,开始叮叮当当做饭。家有小菜园,方便不说,主要是新鲜,蔬菜采摘下来秒人’计王尖享受到蔬菜的最佳味道。
小时候,我天天享受这样的好滋味,每天都能吃到自家园里现摘的蔬菜。每到夏季,菜园里绿油油的,什么瓜果蔬菜都有,非菜菜豆西红柿茄子辣椒、芸豆、大葱、生菜等,蔬菜家成一桂不缺。可那时缺油少盐,罕贝荤臊母产王注坦那此恭范做成精致的花样菜品,都是粗略加工简单塔配 做成清脆爽口的摘一些青红辣椒,薅一把大葱,水一冲,粗切简剁,挖几勺自家做的豆瓣酱一拌,就是一盘下饭菜。黄瓜与洋葱,被母亲撮合在了一起。那时种的是大刺黄瓜,长长的,四五根能拌半盆菜。
黄瓜洋葱切成京也不甲盐唯一的调味料还是百桨母辛端着分颠几下,晃几圈,干脆机小盆端上点有了这分下饭菜.什么稀汤寡水的苞米饭难以下咽的饼子片片,都能轻松下肚。
麦收时节收荪十豆必须赶在雨季来临之前,把十百全部业家那段日子,家里遍地都是土豆,过道里、水桶里、纸箱里、篓子里,全是土豆餐桌上也是十豆当家,炖土豆块、炒土豆丝,十豆面卤等。烀土豆,母亲专门挑小个儿的土豆烀,一次烀大半锅。烀熟后,稍大一点儿的捡出一盆端上桌,小不点的喂猪。土豆蘸蒜泥,绝配。吃土豆,当菜又当饭。
“老来少”芸豆可真能结,母亲几乎每天都摘一篓儿。把芸豆择好洗净,不用切,不用掰,囫囵个儿放箅帘上蒸熟,捣一碗蒜泥蘸着吃。
筷子夹不赶趟儿,干脆下手拿起长长一根,慷慨地蘸一下蒜泥。那滋味,那吃法,真叫一个过瘾!吃“老来少”,我喜欢把芸豆扒开,先吃里面的豆豆。豆豆软糯,微甜,鲜美,称之为人间美味绝不为过。上菜的家什是大敞盘,上面有朵朵红花图案。按照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老师讲芸豆鼎盛时期,一天摘一篓我家园里的茄子出落得胖乎乎、暄腾腾、油亮亮。不削皮,蒂把掰去,蒸熟,放蒜泥和酱油凉拌来吃。有时候不凉拌,来个更省劲的,把蒸熟的茄子撕成一绺绺的,蘸着蒜泥吃。整根蒸着吃的,还有菜豆、芸豆等,吃法和茄子一样,蘸蒜泥。没有别的调味料,一味蒜泥足矣。
夏末,韭菜秀出苔。掐韭菜苔一般都是我的活儿,捏起一根,从底部掐下来,一会就能掐一把。韭菜苔切段,放点虾皮,撒点盐一拌就上桌。馇炖末儿,或吃豆腐时,母亲就剁一盘青红辣椒碎,里面还有大葱、黄瓜、香菜,都切细末,淋点酱油,放点豆瓣酱拌匀。这盘好就头,是炖末儿与豆腐的绝配。
母亲做的那些凉拌菜,不沾半点油星儿调味料只有豆瓣酱、酱油或大蒜,可味道却是那么鲜美。许是因那个年代物质匮乏,人的味蕾单纯,容易满足。不过以前的蔬菜也的确有蔬菜味儿,都是凉地自然生长的,不打药,施有机肥,蔬菜吃起来有一种自然鲜。
这个夏天,我要循着记忆,把母亲曾经做的那些凉拌菜都翻找出来,再添加从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学的烹饪技巧挨个儿做着吃。
鲁从娟